<器量> 推薦序: 種植你的領袖DNA (林妍希)


商智文化<器量-領導者的十項成長歷程/What made Jack Welch Jack Welch>:推薦序

領袖特質究竟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培養?

這個問題在我長期扮演企業教練的過程裡,經常地被問起。尤其是在企業決定要將菁英人選送進DDI評鑑中心進行潛力評鑑時,他們常會問:「究竟領袖特質是天生、還是後天培養?領袖潛能真的可以被評鑑出來嗎?如果評鑑出來不合適,該怎麼辦?是不是有方法可以幫助他/她發展應有的領導力

面對客戶這一連串的問題,撇開好奇的因素外,可以體會他們對如何辨識領導潛能、培育未來接班人的苦惱。不禁讓我聯想到一部電影【A.I.人工智慧】,它描述科技發展到一個程度,
幾乎所有的工作都由機器人擔任,人類必須考慮研發一種能夠付出真愛的機器小孩。只要在啟動機器人的時候,依照使用規則,唸出一段含有人工智慧元素的咒語,從此這機器人就會給你像人一般的真實感。這讓我忍不住幻想,如果有一種晶片,裡面充滿了領袖元素,那麼只要將晶片植入人體內,就可以讓一個人輕鬆成為卓越的領導者,這豈不是就可以立即解決很多企業到處尋尋覓覓菁英人才、思索如何栽培未來領袖的問題了嗎!看到這裡,讀者或許覺得我異想天開,不過,本書所提供的觀點與智慧,就如晶片裡的元素,雖然還沒有晶片的發明,但是你可以決定如何為自己植入領導的DNA。


領導者的角色,有時就像運動場上的選手一樣。不是人人可以嶄露頭角、取得勝選。誰能成為運動場上的頂尖好手? 其間的差異點,不在體能、技術,在於一個人的心理素質,也就是一種應對環境挑戰、變化的「心適能」(Mental Fitness)。因為好的體能技巧對優秀運動員而言,是基本必備的條件,但真正在關鍵時刻發生影響力的是「心理素質」。體適能可以訓練,同樣的,心適能也可以被磨練。這就如同本書作者所提的品格塑造。作者認為領導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在他長年的觀察中發現,卓越的領導者幾乎在人生中都經歷過不平凡的個人成長契機,才得以培養出領袖的品格特質。他將這些個人成長可分為五大方面:領導器量、品格、自信、行動力及感召力,而這五大特質則是由下列十項品格塑造經驗打造出來的:

1.挑戰不拿手的事
2.做出困難的抉擇
3.解開關鍵疑團
4.關照他人
5.讓別人認同自己的理念
6.用心與人往來
7.組成團隊
8.胸有成竹
9.培養識人之明
10.正視自己(自省)

這與DDI在為企業評鑑人才是否具備領導潛力時的10個面向(如下),有可對應的內涵:

他/她是否
1.展現想要領導他人的動力 (Motivation to Lead)
2.激發他人潛力 (Brings Out the Best in People)
3.注重個人誠信 (Authenticity)
4.善於接納回饋 (Receptivity to Feedback)
5.善於學習新知 (Learning Agility)
6.展現企業文化 (Culture Fit)
7.善於驅動成果 (Passion for Results)
8.因應挑戰變化 (Adaptability)
9.具有宏觀思維 (Conceptual Thinking)
10.克服不明確性 (Navigates Ambiguity)

然而,書中有一段話是我個人頗有感受的:「…..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領導,說老實話,大多數人都不具備領導的能力。許多人渴望當家作主,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如願,至於能夠稱得上是表現優異的,更是鳳毛麟角。有些人雖然登上了高原,卻因為先前沒有經歷過足夠的歷練,或者是出於個人的因素,以致無法應付得來當老板的強大壓力,還有更多的人是因為擔心自己能力有限而很快從高處退下。這世上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以單打獨鬥或擔任主要幕僚的方式,對世人做出偉大貢獻,這種人不當領導者反而有更好的表現。」

如上作者的分享,「你覺得我適合當領導者嗎?」這問題也是客戶經常提及的疑問。我的回覆是:與其問「你適不適合」,不如先問自己「你認為什麼是領導?」、「你希望自己是一位什麼樣的領導人?」。因為「卓越的領導人」並非既定的樣板。比較重要的是,「當你有機會擔任leader時,你期望自己帶給他人什麼樣的風範與價值?」,由此發展出屬於你的精神的領導者風範。

對於有心嚮往領導之路的人來說,本書所談字字珠璣。「如果你想在一個組織中扮演領導的角色,就得展開一段不尋常的旅程。」只要你願意,用心領會作者菁粹的歷程,以新的態度看待生命中的事件,讓時時刻刻的發生為你種植屬於你的領袖DNA。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Podcast 人生通識課/林妍希

主管們, 你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人才需求總是CEO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