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Sanity! 解析林書豪的DNA (林妍希)


林書豪旋風席捲全美與兩岸,讓球迷為之瘋狂,驚呼 Linsanity! Lincredible!  究竟為什麼他可以在關鍵時刻,那樣神奇地投進那三分球? 為什麼先前的球探與教練沒有慧眼看出他的潛力呢?

評估球員的實力,永遠是讓球探、教練以及管理者頭痛難眠的問題。每次選拔前,他們總是想知道,到底哪些球員具備了那些足以讓他們在跨出校園後仍然可以繼續成長但事先卻難以辨識的能力

美國大學的籃球隊球員約有兩萬名,能夠晉升參加NBA球員選拔賽的選手,不到四百名。這些選手個個都是得分好手、隊長、甚至是國家代表隊的球員。選拔單位從這些菁英中,再挑選出約不到兩成的球員。亦即,兩萬名的大學球員當中,不到百分之三比率的人會成為NBA球員。而獲選球員當中,只有少數幾位日後能夠在NBA裡存活,尚且不用談是否能成為耀眼的明星球員了。

我們之所以這麼難以判斷一個運動員是否能在專業領域裡出人頭地,是因為我們很難去知道一個運動員內在潛藏的人格特質與動機因素,但這些因素卻是影響每個人日後是否能在運動場上得以發光發熱的關鍵。

真實的情況經常是,校園裡出色的運動員,很少人能夠有機會真正面對挑戰試出自己的潛能或實力。通常他只要靠著原有的天資與能力,就可以讓他在校園的競賽中表現相當的水準。事實上,他真實、內在的特質卻可能還未被真正發掘與測試。一名運動員只有身處在職業競賽的領域裡,能夠棋逢高手,這個問題才可能得到解答。只有在這個時候,他內在真正的實力、可能的限制與深層的動機,才會浮上檯面。當然,可能這名運動員在這時早已被選拔為職業選手,而之前球探、教練未識英雄的錯誤判斷也已造成。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創設的Caliper顧問公司,很早就開始著手探究明星運動員的人格特質與在內動力。曾經有項研究是針對四千多名來自棒球、籃球、美式足球與曲棍球等領域的運動員,進行心理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發現那些能在專業領域裡取得一席之地的運動員,都具備了三項關鍵的心理素質:自律(self-discipline)、競爭動力(Competitiveness) 以及挫折回復力(Resilience)。對運動員而言,絕佳的體能與技巧是基本功。真正影響他成為運動場上非凡閃耀明星的關鍵,不在體能、技巧與努力,而在他是否具備了上述三項重要的內在特質與動力。

從林書豪最近的表現看來,除了信仰帶給他信心,他也具備了這三項關鍵心理特質與動力:

1.  挫折回復力(Resilience)
這項特質指的是一個人面對挫敗的態度,它是決定一個人日後是否經得起挫折考驗的關鍵。挫折回復力強的人,能快速在逆境中找到正面的意義與東山再起的動力。而這項特質在運動界選拔新人的時候,尤其重要。因為他在高中或大學裡所經歷的,可能是一連串的成功經驗。他是否能從不可避免的挫敗中振作起來?他是否能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依舊相信自己的價值例如,棒球職隊聯盟中的頂尖打擊手,其「打擊落空」的比率幾乎是2/3。即使是籃球隊的神射手,其投籃不中的比率也常超過百分之50。尤其籃球賽的速度飛快,如果不能從失誤中立刻回復,就會影響接下來的表現。林書豪曾說 :「每當我被擊倒時,我會試著站起、重新來過,我不喜歡放棄」。這句話正是「挫折回復力」的最佳寫照。

2.  競爭動力 (Competitiveness) : 
每位運動員都希望透過自己的表現來贏得勝利。但「競爭動力」對他的影響,不僅是「想」而已。競爭動力強的運動員會強烈地渴望在終賽前最關鍵的時刻得分。競爭動力強的運動員不僅想徹底發揮自己的能力,甚至希望超越它。他不甘心受限於自己的現狀,會不斷地想有極致的表現,也因此,他的付出很可能超過別人對他的期待。林書豪能在面對暴龍隊那場球賽時,於關鍵時刻投進那三分球,就是根源於內在不服輸的「競爭動力」所驅使。

3.  自律 (self-discipline): 
則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它彷彿是一個嵌入內心的嚴格監督者;它督促著當事人履行邁向功成所必須付出的行動,他所做的這一切,並不只是為了別人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因為「他自己想做」。當一名自律的運動員學習了一項新的技能時,他會不斷練習,直到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為止,而非偶爾為之的表現。因為內在的自律,林書豪願意每天自主早起練習,就算沒有比賽,也要積極維持巔峰的體能狀態。

林書豪所具備的這些心理特質能不能被訓練?其實不容易,但經過「刻意」且「有計劃」的訓練、培養,是可能強化其「心適能」(mental fitness)的。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Podcast 人生通識課/林妍希

主管們, 你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人才需求總是CEO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