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自我領導的3 個好習慣

圖片
文: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 2021 年即將進入尾聲,林妍希分享了自己在實踐自我領導路上的 3 個習慣,作為送給大家開啟 2022 年的新年禮物: ▪️北極星:設定目標,讓自己離夢想更近 人生目標就如生命的北極星,為自己訂一個年度目標與行動計畫吧!如果你還沒找到人生目標,就認真地去尋找它!如果你已經有了生命願景或領導宣言,建議你想一想:在新的一年,可以採取哪些行動去讓自己離夢想更近? ▪️微時刻:更新自己,給專屬自己的片刻 不論你是在職場或者還在唸書,現在的世界多元精彩但也噪音紛擾,建議你在一天當中空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微時刻,15 或 30 分鐘都可以,做一點你喜歡做的事(例如喝杯咖啡、聽音樂、閱讀、自我對話反思或者運動等),讓你可以更新自己、安定心靈以重新注入能量。 ▪️溫度計: 覺察自己,用心情溫度計開啟對話 林妍希分享她自己常用的心情溫度計,1-10 度 ,10 度代表「我很滿意今天或過去一週的自己」,1 則代表「極度不滿意」。你可以問自己:「今天/過去這一週的我,心情溫度有幾度?原因是什麼?滿意或不滿意什麼?如果時光倒流,重來一次,我會採取什麼不同的方式嗎?接下來,我可以做什麼讓明天更好嗎?」。你也可以用 3 個關鍵字來為今天或過去這一週做摘要,而後書寫或打字記下這些心情與想法,供自己後續檢視日常中的軌跡和變化… 全文閱讀請進入社企流專訪連結 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89/3280/8312

人是社會創新的核心:School 28 副校長林妍希談自我領導

圖片
文: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 隨著每個人踏入的職涯領域不同,需具備的專業也會有所差異,但領導力是一門人人皆須具備的專業,尤其在社會創新領域中更是關鍵。 School 28 邀請擅於組織領導與人才潛力分析、擁有超過 20 年顧問專業經歷,曾任 DDI 美商宏智總經理暨全球董事顧問的副校長林妍希,分享她對於領導力的觀點及日常實踐心法,幫助你修煉自我領導力! 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89/3280/8312 第一屆 School 28 學員大合照。來源:社企流

AAMA第10期創業營

圖片
我在8/9-10兩天參加了AAMA第10期在緩慢金瓜石的創業營,我還沒履行導師的職責,已經開始享受過程中的學習與美好。第一次完整聽到校長顏漏有對台灣新創的剖析與精闢建言,還有兩位傑出的年輕領導人iChef的Ben和綠藤Harris的精彩分享,以及執行長Jasmine主持時的妙語如珠… 這些美好時刻、人事物聚合,如賈伯斯説的點滴串成漣漪一樣…,是上帝的奇妙恩典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because believing that th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worn path, and that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photo credit: AAMA 

School 28 線上開學成功!

圖片
今天School 28 正式開學,從早上9:30到晚上7:00。50多位夥伴,包含28位年輕人(70%來自企業的在職者、30%來自NSB組織)、15位Mentors,以及6位project Coaches…,大家利用週末的時間,一起在線上學習社會創新的專業,很讓人熱血沸騰,也令人感動! 28學校的成立,本身就是社會創新運動。謝謝所有關心與參與其中的企業、組織、夥伴、朋友和申請者,一起加乘推進了這件事的發生。期許未來一棒接一棒,讓社會充滿正向動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註:NSB=NPO, Social Enterprise, B-Corp

再壞的情況也有正面的意義

圖片
AAMA 18 位評審齊聚螢幕前,歷經近五小時的時間,順利完成 AAMA史無前例的線上決選,產出 第10期創業家名單。這個過程與結果很令人雀躍,因為它說明了「再壞的情況也有正面的意義」,疫情的嚴峻也催生了改變與學習的機會。學習新事物能帶給人新的能量與活力,不論是心態、技能或眼光,都有一種刷新自己的喜悅。 Photo credit: AAMA

創造你的影響力職涯

圖片
School 28 想要培養能夠主動改變自己、驅動社會 創新的領導者,如果你是Change Maker,千萬別錯過,報名截止日:四月三十日。 以下摘取社企流的報導,歡迎閱讀。 社企流/文:郭潔鈴 出社會一陣子了,卻對現有工作提不起勁,每天過著上下班打卡、期待假日快點來的生活,心裡默默渴望從事更有意義的工作嗎? 如果這是你的人生寫照,其實你並不孤單。根據 2020 年《青年世代 X 未來職涯大調查》,有 7 成台灣青年希望透過工作去改變或回饋社會。 然而職涯跑道的轉換,往往令許多人為之卻步。台灣第一個培育社會使命型人才的組織「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以下簡稱 School 28),發起 6 個月的在職人才培育計畫,讓學員不用離職,也能進行職涯探索,從認識社會創新組織開始,到實際體驗在其中解決問題的歷程。 為了回應申請者的疑惑,School 28 於 2021 年初舉辦了 3 場說明會,由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擔任主持人,並邀請計畫的核心共創小組成員親自解答,包括 School 28 校長暨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李吉仁、School 28 副校長暨導師召集人林妍希、School 28 副校長暨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暨董事長劉安婷、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影響力發展部總監杜瀛及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鄭涵睿。 本文綜合 3 場說明會的精采問答,但因篇幅有限,僅擷取部分內容。 請點選連結以取得更詳細資訊: 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1/3280/7818 Photo credit : AAMA

KIST 教育實驗室

圖片
KIST 學校的終極願景在於建立「給孩子公平發展天賦的舞台」。我們相信,只要提供機會,所有孩子,無論出身,都能學習並且達到高水平,具備發展天賦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與品格力。 為了實現這份願景,KIST學校領導人以身作則,從自我發展開始,建立高效能的七個好習慣。每年齊聚一堂共同學習,從教學力到領導力,重新刷新自己,激盪群體智慧。

AAMA 台北搖籃計畫第十期招生

圖片
培育台灣新世代具指標性創業者 AAMA 第十期招募中! AAMA 台北搖籃計畫 是協助創業者的公益學習平台 每年邀請成功企業家與高階經理人 以一對一方式輔導 24 位創辦人/CEO 透過主題式課程、同儕學習及經驗分享等多元方式, 協助創業者建立基本企業經營能力 https://www.aamataipei.com.tw/registration  

School 28 四大主題課程

圖片
在School 28 我可以學到什麼? 4 大課程主軸貫穿 6 個月的學習歷程,以 13 堂課幫助你建立社會創新人才所需的關鍵思維與技能! 💁‍♀️在School 28 你可以學到... 💡社會創新:透過課程、體驗、座談等多元方式,從知識與實務面掌握社會創新概念,並發展出個人觀點 🧠策略思考與問題解決:建立策略思維,理解社會創新組織的創新邏輯,並建立定義問題、解析問題、建立假說與解決方案的能力 🤝領導力發展:重新認識領導力與自我覺察,建立好習慣與掌握溝通要素,發展自我驅動與社會創新的領導力 💼影響力職涯:針對影響力職涯設定個人目標、認識影響力職涯光譜上的各類組 ―――――――――――――――――― School 28 申請即日起至 2021 年 4 月 25 日止! 💭 更多關於 School 28 >> https://pse.is/fb228s ✏ 即刻申請 School 28 >> https://pse.is/fb2form

School 28 計畫說明會來囉!

圖片
歡迎想要申請School 28 入學機會的青年朋友們前來一探究竟,3/16晚上7:30,千萬別錯過這次專為你設計的活動。更多相關 資訊,請查閱School 28 網頁 https://school28.org/apply/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

圖片
「讓社會創新成為人才的公平選項」 台灣第一所社會創新人才學校 School 28  正式啟動與開放申請 【人才是下一個十年社會邁向永續發展的關鍵,卻面臨供需失衡】 近年來,國內外逐漸重視 ESG與SDGs 等永續發展作為,行政院也於 2018 年開始推動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希望支持社會創新組織,成為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 2019 年,全台社會創新推動單位已超過 500 家,越來越多社會創新組織需要潛力人才的投入,以支持組織的營運與成長,但是,卻有三分之一的社會創新組織表示,他們目前的規模與發展條件,難以吸引到關鍵的專業人才投入。反觀,人力市場的調查顯示,有高比例的 Z 世代人才,他們不僅重視工作的專業條件,更重視工作的目的與正向影響力。 有鑒於社會創新領域的人才需求與供給的隱性失衡,以及社會創新人才發展的需要性,台大名譽教授、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李吉仁,邀請長期投注於社會創新事業發展的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前 DDI 美商宏智總經理暨董事顧問(現任企業顧問暨新創董事)的林妍希,以及4位在社會創新領域的力世代(註一)領導人,共同倡議發起「 School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核心小組名單請見註二),期望能夠透過人才培育、社群發展、協力共創的模式,培育新生代的社會創新領導人才,並協助發展影響力職涯,以整體提升臺灣的社會創新動能! [註一]「力世代」延伸「Z世代」定義,係指服務於社會創新組織、竭力改善社會問題,並發揮影響力的22-40歲青年 [註二] School28 共同草創與發起的七位核心成員為: • 李吉仁/ 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校長) • 陳一強/ 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副校長) • 林妍希 / 前DDI美商宏智總經理暨董事顧問(副校長) • 劉安婷/ 為 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 • 杜瀛/ 為 台灣而教影響力發展部總監 • 林以涵/ 社企流執行長 • 鄭涵睿/ 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更多資訊,請參考下列 ▪️School28網站  https://www.school28.org/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採訪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5268151 Photo Credit : 聯合報 School28草創與發起核心小組。 左起: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前DDI美商宏智...

從菁英霸權反思成功的定義 Michael Sandel《The Tyranny of Merit》

圖片
推薦2020年Michael Sandel 的新書 《The Tyranny of Merit》 ,今年二月初中文版上市。 摘要書中結語的一段話:不論我們有多拚搏,成功都不是全靠自己或只需要自己就能造就的。 心懷謙卑,是回應社會的起點。 註: 英文書名很強,菁英霸權!可惜中文書名翻成「成功的反思」,削弱了原有的精神與力道。 書中對meritocracy有很多反思。這個字的中文,有的翻成「菁英主義」、「功績主義」....。本書則翻成「才德制」,我個人覺得不妥。 前幾年《原則》一書吸引不少企業高階的眼球,書中也用了meritocracy這字。Meritocracy 第一次出現是社會學家楊恩在1958年發表的《the rise of meritocracy》小說中。

閱讀摘要: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圖片
生命設計的訣竅, 不是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是學會做出好的選擇 。 選擇沒有正不正確可言,重點是「用好方法做選擇」。 選項太多,等同沒有選項。只有在做了決定以後,才會發現自己的偏好。 我們經常會執著於自己是否做了對的決定,一直想當初沒做的選擇。 朝三暮四並不會讓我們「滿意自己的決定」,對生命設計來說,幸福是選擇幸福。 ~摘要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第九章

閱讀摘要:哈佛商業評論/主導未來更好的自己 (Take Ownership of Your Future Self)

圖片
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呢? 只有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未來的你,並不是你發現的自我,而是你「決定要成為」的那個人。 如果你不花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就會處於被動狀態,被生活推動,被工作和各種壓力日復一日的追著跑。 你怎麼看待自己?或者說,你怎麼定義自己?身分(identity)遠遠比性格更有力量。一個人怎麼認定自己的身分,這個自我認知就會引導他的行為,經過日積月累,行為就變成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