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領導力是實現夢想的能力

圖片
What is Leadership?  Leadership means different things to differen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For me, leadership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niority or one’s position in the hierarchy of a company.   Leadership is the ability 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and it starts with leading yourself. 

從《獲利世代》到《獲利團隊》

圖片
近期重新翻閲《獲利世代》、《價值主張年代》、《一個人的獲利模式》、《設計一 門好生意》及《獲利團隊》等一系列書籍。因著這幾年更深入參與企業客戶的事業經營、組織發展,尤其是新創企業在創業歷程中各階段所面對的挑戰,讓我再閱讀時更加有感、理解先前不甚明白之處。 其中,因為參與《一個人的獲利模 式》中文版編譯過程,對這本書的立意、架構相對清楚與深刻。它將商業模式圖的系統運用在個人的職涯發展思考上,完全沒有違和感,頗適合任何想要審視自己、找出未來方向、設計自己人生的人。 而《獲利團隊》,在 2018 年出版中文書前,我受邀為它寫推薦文,因而仔細讀過每一個字,對它相對熟悉。《獲利團隊》提供組織綜觀全局的視野與方法,透過商業模式圖省思從「我」到「我們」,發掘企業、團隊、個人的價值,進而找出提升團隊效能的方法。是一本務實的工具書。

具備3面向態度,成為人才而非匠才—專訪新創董事林妍希

圖片
社企流以「力世代——社會創新人才站出來」為題,發起民調、策劃專題、搜羅資源並推出講座與論壇,盼助大眾從認識影響力職涯到成為社會創新人才,開啟不一樣的工作發展! 社企流/文:李沂霖 求職的路上,若說「能力」是身為新世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利器,那麼「態度」便是人才必須培養的內功。 要如何修煉內功、加乘自我能力,在職場中無往不利?社企流採訪擅於人才潛力分析及組織領導、擁有超過 20 年顧問專業經歷,曾任 DDI美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暨亞太區首席顧問、現任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Teach for Taiwan,簡稱 TFT)以及新創企業董事的林妍希, 來談談力世代人才除了要具備能力之外,還有哪些應該培養的態度... 請點選連結以閲讀全文 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89/3285/7361 Photo credit :社企流

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

圖片
成功無法複製。智慧可以傳承 AAMA台北搖籃計畫 正式成立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 註:AAMA 台北搖籃計劃是公益性創業服務計劃,以培育台灣下一代具指標性創業家為使命。 每年邀請12位成功創業家、高階經理人擔任導師,徴選20位極具潛力的成長期創業家, 進行為期兩年的創業輔導,連結跨世代的經驗及資源,協助改變台灣社會的年輕創業家。 Photo credit : AAMA

專訪林妍希:用領導力重新定義教育的意義 /採訪者 羅德禎

圖片
領導,從帶領自己開始 如何用一句話來定義「 領導力 」?TFT董事、前DDI美商宏智國際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林妍希 分享: 「 領導力就是領導自己跟他人完成目標的正向影響力。」 在一般企業裡,對領導力的典型定義似乎認為只有需要帶人的主管才是領導者,才需要談領導力,領導力象徵的是一個地位、職稱,「事實上不然,領導始於自我領導。我認為,只要你是個人、你存在,你就是自己生命的領導者,在人生路上如何領導自己去走這段歷程,即使碰到高低起伏、喜怒哀樂的挫折,又該如何引導自己能低潮再起,這部分需要正向影響力的,同樣對領導別人也是。」 從這個角度回過頭來看TFT,林妍希董事回憶起2016年正式接觸TFT時,「安婷(TFT創辦人)也跟我談到領導力,但她談的是Teaching as Leadership(教學領導力),這讓我很驚艷。尤其應用在教育圈上,就是期許教師從上台的那一刻起,本身就是個領導者,而不只在「教學問」。」例如國際上受尊敬的創新領導力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簡稱CCL),就將「領導力」分為領導自己、領導他人、領導組織的三層次概念,所以這是有立論基礎的。 「而另一家顧問公司富蘭克林柯維公司(Franklin Covey Company),也將暢銷書《與成功有約》書中提到的『七個好習慣』,推廣到小學教育中,談的是『Leader in Me』,也就是『自己是生命的領導者』的概念,可見此觀念在許多地方已行之有年了。」林妍希董事進一步說明。 領導不是一個位階、職稱,而是對生命負責的起點,每個人從被生下來那一刻開始,受教育過程中,就被教導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並不斷孕育累積基礎。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行為就要遵循被教導的理念,事實上,此時我們已經在跟世界互動,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學。因此,你是生命的主人、領導者。 事實上,現在的台灣正面臨著一個跨世代交替的情勢,無論在企業或教育體系中,我們或許都應該替「領導力從自己開始」這個概念,重新定義、形塑,讓身為教育現場第一線的工作者――教師,意識自己應該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同時也將此概念帶給孩子們,讓他們學習為自己、為生命做最好的選擇,「這就是 領導力的另一個核心概念:用生命影響生命 」林妍希董事說。 林妍希董事進一步觀察:「所以我認為TFT將領...

別誏經驗船過水無痕

圖片
哲學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我們不是從經驗中得到教訓⋯⋯而是藉由反省經驗得到教訓。」 這句話所指出的關鍵點在人才的招募、培育上極為重要。很多時候,我們被應徵者履歷上「豐富的經驗」吸引,容易忽略進一步釐清他/她從這些經驗中反省而習得的價值、技能與專業是什麼,以為他/她這麼有經驗,應該沒問題才對, 等到任用後才發現和當初想的不一樣。 再者,在人才培育上,實務的歷練是最有價值的,但同樣的,走過未必留下我們期待他/她從中經驗到的學習重點。因此,做為領導者要特別注意,給人才歷練的機會外,任務前、進行中、完成後三個階段,和人才有明確的溝通與討論,了解人才從中觀察、反省、整理而得的學習,是加乘學習效果的不二法門。

從校園導讀到跨世代對話

圖片
2018 年歲末南下高雄、台南進行幾所大學的導讀活動,是我生平第一次和南部學生們的近距離接觸,也因此格外期待與珍惜。 透過實際的校園走訪,自己最寶貴的收穫是從中體驗的兩項挑戰: 1.  跨世代溝通的語言轉換: 如何從面對企業高階轉換到對 Z 世代的溝通,這包含我必須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平時和這世界的互動模式、他們的思考模式、慣用語詞 ... 等 2.  從願意「聽」到願意「說」的等候: 如何讓學生們願意公開表達,這確實讓我費了好一會兒的功夫。再次提醒自己世代之間需要更多主動的理解、耐心與等候。